双语教育

1970-12-31 00:00:00 admin 点击:[]
青海师大藏汉双语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校党委和院党委的领导下,历经三十多年的探索、实践,我校藏汉双语教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
    一、塑造现代高校藏汉双语教育理念
    我省高校开展藏汉双语教育的历史背景是,一是省内民族成份多,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大。53个少数民族分布在6个民族自治州、7个民族自治县、28个民族自治乡,民族区域自治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98%。二是藏族人口众多,受教育程度低。据全省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我省总人口445.69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四分之一强,但是藏族的受教育程度很低,尤其是理科藏汉双语人才的严重匮乏制约了藏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双语教育迫切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三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颁布实施,为高校开展现代藏汉双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法规依据。于是经过海南州政府的酝酿,第十世班禅大师的关怀、国家主席杨尚昆特批校址、政府全额投资,1985年全国第一所培养理科藏汉双语人才的高校---青海民族师专在共和县恰卜恰镇成立,从此,青海的“一校两部”(青海民族师专、青海师大民族部、青海教育学院民族部)担负起为全国藏区培养培训藏汉双语人才的历史重任。
    “国际强势双语教育理念”主张对双语教学的两种语言一视同仁,而且强化少数民族语言学习,营造多元文化的社会氛围,培养熟练掌握两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的双语人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国内外双语教育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立足于青藏高原地缘文化发展优势,积极探索、建立预科单独编班,本科分流普通专业和双语专业的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塑造先进的双语教学理念,以培养青海藏区中小学理科藏汉双语师资为目标,利用藏汉两种语言媒介,对受教育者进行语言教育、理工类学科双语教育及文化传播的双语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语言双向过渡和提高学习效果的良好平台,有效解决了“低分进,合格出”的难题,学生实现省内外两头招生就业,基本形成了海南校区积极开展预科、专科和成人教育,西宁校区大力发展本科、研究生教育的藏汉双语办学格局。纵观我校藏汉双语教育的发展历程,2000年“一校两部”的合并是跨越转型的转折点,实质性整合促进了观念、资源、经验的融合,整合。
    二、藏汉双语教育理论与体制的架构及其跨越转型
    (一)藏汉双语教育理论架构及其跨越转型。纵观基层中小学的藏汉双语教学理念和理论把握存在误区,其把单纯的藏汉语言文字或学科的双语教学称之为“双语教学”。实质上任何强调单方面的双语教学,与双语教学规律不相符,与学生需求、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不相符,因此,其“一、二类模式”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突出了主体教学用语的作用与意义,忽视第二语言的文化教育与学习,甚至导致同一地区中小学的双语教学模式不统一,体系断层,体制不畅,没有很好地解决民族学生的双语基础问题,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把语言和学科统一于“多元一体化”框架内,建立新的藏汉双语教育理论体系,是把握当代藏族教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实践中,我们以中国特色民族教育理论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元性、双语教学模式的多元性和生源的多元性特点,把学科与语言的双语教育、培养双语人才、服务社会和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功能有机统一于“多元一体化”这一框架内,以提高藏汉双语基础、提高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价值取向,形成了以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字为基本载体,多元文化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创造性地运用“双语”媒介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果,继而传承和发展、传播民族文化的教育活动过程,一方面,理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使用母语教学,其他专业课用汉语授课,实现了学科教学用语的“双向互补”;另一方面,以汉语、英语为主的第二语言教学模式和藏语文分层次教学贯穿四年,实现了藏汉(英)语言教学的“双向互补”,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用语同学生语言基础及全国通用语言环境的“双向衔接”,简而言之,就是帮助学生在多元文化背景中掌握新的认知方式,并在本民族和社会主流文化中获得成功。这种模式称之为“双向式”藏汉双语教学,其本质是教学,双语是特色,质量是根本,发展是要义,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差异,循序渐进,双边沟通,在理论层面坚持语言教学和专业教育的一体性,语言习得与文化熏陶的互动性,并达到二者的融合,实践层面实现语言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双向互补和融合,理论架构与实践创新相得益彰,从而不断丰富藏汉双语教学内涵建设,避免了藏汉双语教学的一元化。
    (二)双语办学体制的跨越转型。随着青海高校布局结构的调整,理论上的跨越转型促成了藏汉双语办学层次和体制上的跨越转型:一方面,办学层次集“一校两部”师资、学科、科研之力量,从预科、专科教育跨越转型至本科、硕士教育层次;另一方面,办学体制从实行“1+3”模式(即预科1年,专科3年;预科实行升留级分专业单独编班,专科以专业教学加辅修体、音、美3门课程)跨越转型为“1+4”模式(即预科1年,本科4年;预科实行升留级分文理编班,升学分流至全校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本科相关专业),并围绕该模式推进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三、藏汉双语教育教学实践创新
    (一)坚持特色化的质量观,把语言与学科两方面的双语教学特色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
    长期以来,我们遵循民族教育规律,树立发展的质量观和特色化的质量观,并把特色作为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不断用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增强特色。具体做法是:首先,在校内率先推进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一是着眼于建立掌握第二语言教学方法的中小学汉语、藏英教师队伍,遵循藏族学生认知规律与文化背景特点,研发藏族大学生学习汉语、英语系列通识教材,加强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深化第二语言教学模式改革,同时实行汉语、英语过级免修制,积极为学生减负;二是着眼于提高民族生的母语水平,深化藏文分层次教学和藏语过级免修制改革,提高非藏文专业学生的母语水平;三是率先在国内研制、推行藏文水平等级考试标准。在国家民委、教育部民教司和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组建研发团队并在国内率先开展藏文水平等级考试试点工作,为创建国家级藏文水平等级考试标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其次,率先在校内推进藏汉理科类专业教学改革,以综合素质测评、导师责任制、学生帮扶机制为抓手,基本形成了预科教育强基础,本科教育提水平,双语教学多元化,人才培养科学化的教学体系。
    (二)坚持全面质量化管理理念,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提倡全过程性质量化管理。
    坚持推进全面质量化管理,全员参与,建立全过程性质量化责任制管理制度,分层负责,上下联动,精细化管理促质量。构建质量监控体系,一是率先在校内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综合测评改革,以笔试、说课、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学业成绩、德育成绩等诸多实际成绩为依据,全面评估各专业的教育水平,逐步为教学质量责任机制建设奠定基础。二是多措并举,坚持教学常规检查与通告制度、推门听课制、名著背诵、督导评课等有效措施,优化管理细节,不断规范课堂教学,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三是完善学分制管理细节,根据人才培养需要修订完善各专业培养方案,制定《课程重修规定》、《课程重修工作量计算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程了课程重修机制;四是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普及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式向全时空、远距离、交互式、个性化、多媒体、大容量方向发展;改革考试方式,采用口试、笔试、口笔结合式、电子考试等方式提高考试的实际效果,试行考教分离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五是率先在校内实施学生学业帮扶机制。着眼于学生职业规划,落实系部负责人联系班级,教师联系学生的责任机制,学习帮扶机制涵盖了所有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六是组织骨干教师分赴省内外30多个州、县藏区调研双语人才需求趋势和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情况,建立中小学双语教师基本信息库和基层汉语教学改革试点学校,与有关州县签订对口支援项目,藏汉双语教学的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三)坚持创业、守业、乐业、敬业的优良传统,打造忠于职守的藏汉双语师资队伍。
    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的双语教师队伍是开展双语教学的奠基石。几代师生直面困难,勇挑重担,凝聚在民族教育这个大家庭中,在国内理科双语师资极度匮乏的困境中溯流而上,立足于自己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和个别引进的双语骨干教师,塑造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的双语师资队伍,构筑起语言类+专业类+教学法类+人文教育类的教学群体,他们以团结奋进的精神书写着藏汉双语教学的创业篇章,至今培养了12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和100余名青年教师,教师中研究生比例达到40%以上,有7名教师入选硕导行列,聘请了10余名中学特级教师和高校名师为讲座教授,1名教师入选省级教学名师,2名教师入选青海省“135人才工程”计划,获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2个省级教学团队,老中青三代教师30年创业、守业的艰辛历久弥新,他们传承创业、守业、乐业、敬业的双语教学精神,忠于教育,忠于职守,执着追梦,共同组成“大河无水小河干,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命运共同体,凝聚强大的发展动力。
    (四)坚持厚、新、精、实的课程建设原则,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夯实专业基础为核心,构建“四维”式学科群。
    坚持双语学科的质量与水平建设并重,以学科布局结构调整为契机,坚持厚、新、精、实的课程建设原则,建设“微格训练”、“教学法”、“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等教师教育类课程,夯实学生的从业技能基础;建设“藏族传统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等人文教育类课程,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构筑起语言 + 学科专业 + 教师教育+人文教育的“四维”式应用型学科群,率先获批数学(藏)、藏语言文学、计算机等国家级特色专业,率先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藏族古代文学史》),获批4门省级精品课程和5门校级重点课程,选拔立项4个院级优秀教学团队和6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优质资源建设日趋丰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增设地理、历史、生物等紧缺双语专业,拓展藏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优势专业口径,理科研究生教育实现零的突破。积极推进项目化教材建设,注重双语教材的专业化审查,先后编译出版69部双语教材,出版专著65部,2014年获批国家245万元的百部藏汉双语教材建设规划,填补了国内许多同类双语教材的空白。积极推进物理学、数学、化学名词术语藏文国家标准的研究与实践,填补了国内理科双语名词术语国家标准的空白。同时,坚持把毕业生就业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基层、摸行情、请进来、抓推介,保证了近年来年均85%以上的就业率。目前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教育授权点和藏族文学等10个硕士教育方向、8个本科和3个专科专业以及预科教育。
    (五)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总结相结合,不断完善藏汉双语教育理论新体系。
凭借青海民族教育和地缘文化发展的优势,积极探索实践双语教育规律,并且在基本理论、应用实践、改革发展等方面深入钻研,发表了120余篇双语学术论文,特别是理科藏汉双语教育研究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普通高校民族班藏汉双语教学的探索》、《培养藏汉双语理科师资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等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藏汉双语科技研究特别是国家“863”项目“汉藏科技机器翻译系统”、“藏文计算机键盘和输入编码方法研究”获得国家和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双语教学手段、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成立班禅研究院、藏学研究所和青海省双语教学研究会,强化师生的学术研究与团队合作,2013年获批国家级和财政部支持项目11项,总价值达900万元,项目获批率占全校前茅。获批立项省部级以上项目3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8项,结项4项,其中2项优秀结题。
    (六)巩固“四位一体”化全员育人责任机制,打造校园模块化精品主题活动,民族团结教育植根于双语教学之沃土。
实践证明,民族团结是藏汉双语教育发展壮大的基石,是全体各族师生员工的生命线。党委和行政以民族团结教育凝聚全体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动,把师生的言行升华为集体的组织意识,把集体的组织意识内化为师生的力量,以精品活动提升教育效果,打造以锅庄舞比赛、师范生技能比赛等活动为载体的职业素质拓展精品活动,创建品味高雅的校园环境;打造以“红五月”、荣辱观教育等活动为载体的思想素质拓展精品活动,增强“四个认同”意识;打造以法制教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为载体的法律素质拓展精品活动,增强道德法制意识,形成了以学生自律、干部联系、教师联班,各级组织第一责任人责任担当为主的“四位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民族团结教育呈现出党委“总体抓”、干部“经常抓”、导师“靠前抓”、教师“具体抓”的全员育人的新局面,民族团结教育植根于双语教学之沃土,广大师生爱校如家、爱生如子,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有力地维护了青海乃至全藏区的稳定。涌现出了以扎西本同学等为代表的“见义勇为优秀大学生”,学院被授予“全省教育系统维护校园稳定工作先进集体”和“全校宣传思想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四、藏汉双语教育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一)我校双语教育是我省乃至全国藏区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校双语教育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见证了我省高校藏汉双语教育的兴替,成为全藏区培养培训藏汉双语人才的重点院校,培养的双语人才遍布藏区中小学、民族高校和其他机构,“国家藏汉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规划已获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并被纳入《青海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中,成为全国藏汉双语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重要文件,特别是国务院《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支持高校定向培养双语教师,建设双语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加强藏汉双语教育已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我校的双语教育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期。
    (二)我校率先开展藏汉双语教学,哺育了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推进了藏区社会的长治久安。
五省区藏区属于经济水平欠发达地区,加快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点是发展民族教育,核心是发展藏汉双语教育。我校在国内外率先开启构建现代高校藏汉双语教育体系之先河,起点高,时间长,底蕴厚,国家教育部、五省区藏族教育协调领导小组和省教育厅先后把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批准为西部地区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养培训重点院校、五省区藏汉双语理科师资培训中心和青海省双教师培养培训基地,至今培养培训的14000余名藏汉双语人才成为省内外藏汉双语教学的骨干力量,哺育了五省区藏区的民族教育事业,推进了藏区社会的长治久安。
    (三)我校藏汉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及成果是推进民族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
    “双向式”双语教学与“1+4”办学模式的“双”“模”体系是由我国国情、省情、校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结果。几代师生艰苦创业,铸就了“艰苦朴素、团结拼搏、负重奋进、敢于争先”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既植根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传承,又发端于民族教育的改革实践和经济发展的肥沃土壤,既是全省人民忠实地践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智慧结晶,又是全校师生真诚地实践党的民族教育理论和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成果,也是成功开展藏汉双语教育的力量源泉。实践证明,我校藏汉双语教学的理念、做法和经验在藏区得以广泛普及,具有典型的民族性、广泛的实践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成为推动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宝贵财富。